
近几日,俄罗斯“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成为新闻焦点。
——这首仅次于航母、核潜艇的第三大舰,是俄罗斯海军的主力王牌,在俄罗斯对外作战中,一直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
就是这样一首担当非凡、意义非凡的巡洋舰,乌克兰说被击沉、俄罗斯说原因正在调查中的起火事故导致弹药爆炸,最终在恶劣的海况下沉没。
小Q哥更倾向于“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是被乌克兰击沉的。
不论是何原因,毕竟,俄罗斯的海军王牌巡洋舰战损了。回头细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损失,可谓十分巨大。
数量众多的坦克、装甲车被乌克兰用肩扛式导弹击毁;
多名将军级将领被击毙;
军人伤亡数量极大;
苏—35首次被击落;
“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
……

截至目前,通过官方发布的战损数据来看:
相比于乌克兰方面,俄罗斯方面的损失率要小得多,这与俄罗斯军队武器装备规模庞大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实际损失的数量上来看,俄罗斯总体上并不比乌克兰低。
与乌克兰一样,俄罗斯损失率占比较高的武器装备同样为无人机和直升机。
无人机方面,战争爆发前俄罗斯一共拥有500架,其中有94架被击毁,损失了18.8%。
直升机战争爆发前俄罗斯拥有948架,如今已有134架被摧毁,损失14.1%;
空军作战飞机上,战争爆发前俄罗斯一共拥各式作战飞机1391架,其中有150架被摧毁,损失了10.8%;
坦克方面,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共有9780辆,如今有676辆被摧毁,损失了6.9%;
装甲车方面,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共拥有装甲车15857辆,现如今已有1858辆被摧毁,损失了11.7%;
火炮方面,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共拥有5494门各式火炮,如今已有332门被摧毁,损失了6.0%。
其中防空系统的损失最小,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共拥有各类型防空系统2234套,如今仅有55套被摧毁,损失仅有2.5%。
小Q哥粗略估计:俄罗斯战场直接损耗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
顺便提及一下:俄罗斯还有3500多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被冻结。
在大家的期望中,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应该会以“闪电般”的速度结束,结果损失可谓惨痛。连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都对媒体说,“我们在士兵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俄罗斯军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战损?缘于俄罗斯军队存在几个弱点。简单归结成一句话:俄罗斯武器装备局部科技含量领先,但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远远不够;部队战斗集团过小,后勤、协作制肘明显。
一、察打一体无人机不足
2014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的无人机因为先进,居功甚伟。但2014年受西方技术制裁以后,俄罗斯的无人机开发工作一直滞后,与此相对,整个无人机行业正处于飞速的动态演变和发展时期。
经过8年的技术错层,今年的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中,俄罗斯无人机相对来说技术落后,与乌克兰的无人机相比落后,与美西方支援乌克兰的无人机相比,更是落后。
失去无人机的侦察、引导、打击的强势地位,俄罗斯的坦克在战场中处于被动挨打状态。出现“排列62公里长的坦克、装甲车变成60余公里的钢铁废墟”这样的报道,也不足为奇了。
二、通信保密能力堪忧
军队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络,为核心机密级保密。
但在深入乌克兰之后,俄罗斯无法建立有效的安全通信网络以支持军事行动。有证据显示,俄罗斯军队正在使用大量未加密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意味着任何能够使用高频(HF)无线电的人都可以拦截和破译他们的通讯,这意味着老百姓拿着半导体收音机,就可以收听到俄罗斯军队之间传递的战场指令。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俄罗斯士兵会使用乌克兰人的手机进行通信,或者携带民用对讲机。
更为夸张的是:俄罗斯军队为了自己通信需要,不得不保留乌克兰的通信设施。
三、装备过于老旧、战法过于陈旧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战法上:
首先使用空军、精确制导武器,消灭、瘫痪乌克兰空军、海军,当然效果非常明显。
其次,陆军开进乌克兰各大城市,进行“包围”。一方面期望心理上吓阻乌克兰军人,令其主动投降或者溃散;一方面保护乌克兰平民,进行民心收拢,为亲俄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乌克兰军人以平民为盾牌,混入居民区,开始打巷战,俄罗斯军队在不允许伤害乌克兰平民的指令限制下,人员损失较大。
第三,当俄罗斯军队卷入巷战后,巷战之王车臣特种兵进场。车臣军队战绩非常好,但车臣军队数量限制、弹药损耗限制……导致无法做到乌克兰境内全面覆盖,因此整体战争效果不明显。
第四,俄罗斯“钢铁洪流”出场,新闻报道“62公里长的坦克、装甲车”开进乌克兰。但很快报道“成了60余公里的废墟”。主要原因是面对美西方支援的各型先进的肩扛式反坦克导弹,俄罗斯坦克缺少“眼睛”与防护,几乎成了“活靶子”。
第五,俄罗斯加大战机轰炸力度,加紧摧毁乌克兰军事目标。但对混迹于平民中的肩扛式导弹,收效甚微。不仅末能有效保护坦克、装甲车,战机损失率直线上升。一切只因为对肩扛式导弹毫无办法。
在此期间,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机之一,苏—35飞机首次被击落。
第六,俄罗斯作战略调整。从基辅等周围撤离围城军队,进行重新部署,集结部队集中打击顿巴斯地区。调集重炮,开赴顿巴斯地区。乌克兰军队从西部、南部向东部顿巴斯地区聚集,俄罗斯乌克兰决战型大战在即。
在此期间,俄罗斯海军王牌“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被击沉。
从整个战争发展过程来看,俄罗斯主要依靠苏联遗留下来的、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进行战争。战法上,虽然使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高超理念,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先进的军事力量进行威慑,“屈人之兵”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实力而仁慈,必然会被反咬,只有血的教训。
四、军兵种协作存在不畅
俄罗斯军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进行了三次军事改革。
第一次是普京操刀,理顺了上层指挥关系,对俄罗斯军队战斗力提升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次是侧重战略部队发展。这次改革,让俄罗斯可以通过核力量等战略力量抗衡美西方,获得极大成功。
第三次是精简缩小常规部队。把主力部队的编制,从师改旅,旅改营,这次改革结果是有利有弊,让人无法定论。在2008年的俄格之战,2010年开始的叙利亚战争,以及前不久中亚哈萨克斯坦的维和任务中,俄罗斯这种精简小常规部队战斗力可圈可点。但在今年的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来看,俄罗斯部队存在作战单元过小,后勤保障形成制约,军兵种之间协调防护存在盲区,导致战场进展不如人意。
五、军人不能完全进入战争状态
以小Q哥接触过的为数不少的俄罗斯军人来看,俄罗斯军人性格上大多存在“铁汉柔情”情怀。
这可能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仅作探讨,不敢盲目定性。敬请大家原谅。
俄罗斯军人勇猛有余,但精细方面远不如亚洲人。比如俄罗斯民族普遍喜欢喝酒,此次战争中,数量不少的俄罗斯军人,就是被乌克兰老百姓赠送的毒酒毒死的。比如在紧张的战争压力面前,俄罗斯军人仍然会大大咧咧,对战机、军舰等大型武器装备的操纵与防护,警惕性不足。“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虽然老旧,但在进行不断技术与设备更新后,雷达、防护装备还是非常先进的,不至于能够被乌克兰的导弹轻易击中、爆炸起火、最后沉没,出现这种结果,很大原因在于舰载军人的思想麻痹、疏于警戒。
不知道俄罗斯军人是“没有完全进入战争状态”,还是“就是这种战争状态”,总之,以俄罗斯军人的性格特点,疏忽造成军队的额外战损仿佛是不可避免的。
俄罗斯的这次军事行动,对我们军队的改革与训练,对我们军队装备的研制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参考作用。
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之初,小Q哥就曾经断言,此次军事行动将持续半年之久。
因为普京怀着“不希望伤害到乌克兰平民”的仁慈,所以这场仗不可能很快结束,目前状况是在料想之中。
因为俄罗斯军队毕竟有着强大实力,在给足乌克兰总统、平民、军队足够仁慈之后,只要俄罗斯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乌克兰之时,战争便会急速变化。
—— 毕竟,俄罗斯高层已经向全世界承认,“俄罗斯军队承受了巨大损失,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这句话的背后,是告诉全世界,俄罗斯军队正在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后续灭蛇,将在道义之中。大家可以看到,俄罗斯已经将最猛的大炮,集结到顿巴斯地区,准备着与乌克兰军队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大家可以猜想到,普京的眼睛已经望向美国、英国和欧盟,普京的一只手,已经伸向了核按钮。
—— 毕竟,俄罗斯已经更换了战场主帅。新来者的名声可是与“仁慈”相去甚远的上将。接下来的战争中,俄罗斯不会再有仁慈施舍了。
也正如小Q哥在这场战争之初的预言:俄罗斯如果不顾一切,只需要一周时间便能拿下乌克兰。
俄罗斯拿下乌克兰,是必然的结果。
普京拿下美西方,也是必然的结果。
其实,小Q哥更多担心的是我宝岛将会上演的后续节目,这里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世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