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水乡特色。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园林特点:以水见长-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
主要建筑有缀云峰、秫香馆、涵青亭、天泉亭、芙蓉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 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涵青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
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缀云峰-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要景点有香洲、雪香云蔚亭、梧竹幽居、松风水阁、玉兰堂、小飞虹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
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松风水阁-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主要建筑有波形廊、塔影亭、浮翠阁、卅六鸳鸯馆等。
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
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的景观。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园林票价:淡季 50元/位 10.31-4.15;旺季 70元/位 4.16-10.30;公交路线苏州火车站至拙政园:火车站出站口向西步行75米到达火车站北广场西,乘坐40路到达北园新村,向西步行约300米到拙政园;汽车北站至拙政园:汽车北站出站口乘坐52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拙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