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唐代大诗人李白这首《白毫子歌》中写到的淮南小山便是现在的寿县八公山。位于安徽中部的小城寿县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是在历史上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曾是楚国的最后一座国都,也是西汉淮南王国国都所在地,东晋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同样发生在这座小城。寿县古城和八公山就是寿县乃至淮南最有名的两个景区。
安徽寿县八公山
八公山森林公园
八公山森林公园入口
八公山位于寿县古城北约2公里处,历史上也有淮山、楚山、淝陵、北山、寿春山等名字。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和他的八个门客曾在此修道炼仙的,八公山因此得名。如今的八公山风景区并不是一座山,而是由凤凰山、老母猪山、馒头山、龟山、刺山、四顶山等几座小山组成。
八公山景区卫星影像图
八公山森林公园
八公山森林公园简介
八公山森林公园导览图
八公山森林公园
八公山森林公园
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
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
这段记载不但写明了八公山名字的来历,而且也解释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
八公山森林公园
八公山森林公园
思仙台简介
思仙台
八公山森林公园
思仙台
淮南王刘安当然没有得道成仙,而是因为策划向西汉皇帝发动叛乱失败而被迫自杀,八公山脚下有一处墓地,据说就是淮南王刘安的墓地。
淮南王刘安墓
淮南王刘安墓
淮南王刘安墓
淮南王刘安墓
八公山不但是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发源地,也是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发源地。东晋十六国时期,统一中国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决定向南方的东晋发起吞并侵略的战争,东晋派谢安迎敌,最后在淝水一带即现在的寿县古城兵戎相见。被谢安率领的东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苻坚和弟弟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动静,看见对岸的晋兵排列整齐,战船密布,向北面的八公山望去,只见山上长满茂密的草木,北风吹过草木晃动,以为是东晋的军队,顿时吓得浑身发抖,怃然有惧色,于是便诞生了“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两个成语,而淝水之战也被载入史册。
八公山
恐龙园
恐龙园
从行政区域划分上来看,八公山景区其实属于两个地方,北部属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南部属于寿县,或许是每个地方都想分得一杯羹,于是八公山景区也就分为两个景区,位于八公山区的叫八公山风景区,位于寿县的叫八公山森林公园,两个景区单独收费。八公山风景区主要包括石林、汉淮南王宫、淮南子文化园、登高台、地质博物馆、白塔寺等景点,八公山森林公园景区主要包括升仙台、恐龙园、龟纹石寿道、易寿宫、碧霞元君寺等景点。
八公山景区
龟纹石寿道
龟纹石寿道
龟纹石寿道
在八公山森林公园的四顶山上有一座帝母宫,是寿县唯一一处道教活动场所。据传说,道教创始人老子以及南华真人庄子也曾在这一带活动过,真假不得而知,但淮南王刘安曾在这里修炼仙丹以及偶然间发明了豆腐的传说应该有迹可循。
八公山
帝母宫
帝母宫
八公山
八公山
八公山森林公园景区中的升仙台应该是最知名的景点。在传说中,淮南王刘安为了求得长生之术,在方士苏非、李尚等八人相助下于八公山上修仙,最后在八公授予《玉丹经》并传授法术后,刘安以及八个门客全部得道升仙,升仙的地点就位于现在的升仙台。这当然只是神话传说而已,所谓的升仙台也只是为了招徕游客而修建的一个景点。
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
碧霞祠简介
八公山
八公山
在寿县的古八景中有一景叫“八公仙境”,描写的就是八公山的景色。“八公仙境”在寿县历史上一直是名胜古迹之一,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创作过《圆圆曲》的吴伟业也曾来到过八公山,留下了一首《过淮阴有感》的诗作: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相关阅读链接:
探访中国豆腐发明人淮南王刘安墓
安徽寿县古城,千年魅力楚都,一城人文典故
安徽寿县八公山下的刘安墓,中国豆腐的发祥地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标签: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