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层住宅大家有何看法?在老百姓传统的印象当中住的高看得远,认为房子住的越高,对于身份的象征也就越高。
1998年房改后,国内的商品房正式面临市场,高层住宅也陆续地出现,当时国内人均住房面积仅有18.7平米,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城镇居民住房面积达到了40平方米,如此之多的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的标准范围。经过多年的努力下国内的城镇化率也得到快速的高攀1998年城镇化率仅为33.53%,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如今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4%,折算下来每年超过2,400万人进到城市生活对于住房的需求当然是变得越来越高。
房改后老百姓追求高层住宅最关键,高层住宅普遍有6大优势,通风好、采光好、视野好、噪音低、无蚊虫、无潮湿,那时候快速电梯的出现,让老百姓更加青睐购买高层住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尹稚教授说了一段话,引起了老百姓广泛的热议:“30年前建造一批高层住宅,现如今都变成了贫民收容所”从侧面反映出未来我国的高层住宅,是不是又会面临着这种局面呢?
澎湃新闻报道,尹稚教授在《对当下中国住宅问题有几点思考》:“住宅70年的有效年限30年,甚至20多年曾经很多建筑标准都是比较低的”不说别的,就看看我们90年代建设的房产,现在整体的素质都并不是特别的高,不要以为当前的房子建筑很漂亮,几十年之后回头相看依旧是这种效果。
不少人都感觉到很迷惑,真的只有30年的使用寿命吗?老实说30年只不过是最佳的有效年限,比如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房产看起来虽然很旧,但依旧可以解决住房问题,正常来说超过50年的房产就破旧不堪。虽然能住,但是居住体验真的不怎么样,未来房产要面临着重要的问题,正如下面这位专家所提到的“贫民窟”。
高层住宅会成为“永久贫民窟”,整体居住舒适度及下提出其观点并非泛泛之辈儿,是我国学术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在一场公开演讲会议上提到“未来有大量的组成面临玻璃老化、电梯故障、设施陈旧、维修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也许真的会成为老百姓口中所说“贫民窟”。
不少老百姓也担心,几十年后高层住宅的破旧情况特别是近几年的高周转、高负债等模式上,国内标准住宅的整体品质并不是特别理想。另外高层住宅经过众多业主们的实践之后,发现也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好”,准确地来说,高层住宅并不像过去那般追捧老百姓,反而把目光再次瞄准洋房、小高层、多层住宅。
越来越多的住房,消费者对于高层住宅都并不感冒,最主要是有五大硬伤所导致的,这也是多年老业主留下深刻的印象。
1、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物业费,取暖费一分不少。
青岛爆出50层超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居然达到46%,当时购房的时候销售说公摊面积仅有30%,如今测出来的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甚大,100平米的房子只能做一个大单间,大家又该如何去体会这种!难受
开发商会在公摊面积上做了手脚,往往把公摊面积作成最大利益化高层住宅表面说公摊面积仅有25%,实际上公摊并尽可能去到28%~30%,即便是有赠送面积,但是得房率依旧并不可观。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洋房得房率90%,小高层得房率85%,假设以100平米的房产计算高层住宅套内面积仅有70平米,公摊面积都算了 ,另外在各种收费的标准上都是按照建筑面积来收费,这好像就不合理了,比如除了只是在屋内,再比如物业管理费,只不过是在公摊面积。
所以有业主就说,即便洋房比高层的单价高20%,选择洋房和小高层都是有一定优势。
2、容积率高、小区乱,整体体验差
假设占地面积为1万平米,建筑面积为3万平米,容积率就是3.0,目前别墅的容积率在0.3-0.5,洋房容积率0.8-1.2,小高层容积率为1.5-2.0,高层住宅容积率通常在2.5~3.0,有部分小区甚至达到4.0。
目前高层住宅3.0的小区都是非常的普遍的,刚进去的时候整体居住体验感觉还可以,地方宽阔,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内住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到了上下班时间就像菜市场一般。晚上的广场舞声音,小孩的追逐声哭闹声等等一系列的声音,变得杂乱无章。
3、基础配套设施老化得快
小区居住的人群多了,对于公共资源的需求量也多了,比如儿童设施、老人休闲场所等一系列的东西出现的问题,概率性会变得更大,特别是乘坐电梯上上下下,在高强度的使用下,整体的寿命会受到那么一点影响。
不说别的居住过高层住宅的人群,都体会到等待电梯的时间真的很长很长,根据数据显示每个人每天等待电梯的时间,基本上都在35分钟左右。
4、安全隐患
高层住宅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火灾救援难度极大,一般的消防云梯最高能到达60~70米,一旦出现火灾超过这个楼层数很难直接救援,直升机也好像并不太现实。
5、通风效果比预期想象的好
老百姓经常说通风效果好,通风效果好,有时候通风效果也确实并不那么完美,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下又成为了巨大劣势,大风刮进来那个声音,呜、呜、呜、呜。
大城市想要出现洋房小高层的几率真的是变得越来越少了,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大城市的土地使用率几乎都超过了红线区域,深圳最高达到了47%,东莞达到了44%,如果房子不往上建,每年有大量的人口涌进,将如何解决这些人群的住房难问题呢?难道真的不断地扩容吗?
如果在大城市只能选择高层住宅的房子居住,楼层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过高,价格贵,而且等待电梯时间长,过低潮湿严重,采光不好,所以挑选楼层也是一门技术活。
普通家庭选择总楼层的1/3以上,2/3以下 ;这个楼层段的房子基本上不会存在任何的优点和缺点,用“中庸”词语来形容。
年轻人家庭可以选择较高的楼层,2/3以上凤凰层以下,站得高看得远,各方面的优点是处于良好的状态。
家里有老人,不要想着居住在1楼2楼这些楼层较矮较方便,更应该居住在4~9楼之间,一方面可以避免潮湿,另外一方面采光各方面也能提升另外一个等次。
你觉得买房一个农村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