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0日),备受关注的5月LPR报价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按照惯例,每个月的20日为央行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时间。
刚刚宣布的5月份LPR利率,5年期以上LPR大幅降了15个基点(从4.6%降到4.45%),而1年期LPR利率保持不变(3.7%)。从今天的降息力度看,央行正式结束了小步慢跑模式。
大家知道,5年期以上LPR与个人房贷有关,这次降息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刺激居民的购房欲望。
继5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新购买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20个基点后,楼市再次迎来实际性利好。而此次直接降息的最大不同,则是存量及新增房贷客户都能享受到,惠及范围更广。
意思是,不仅是鼓励你上车,而且还鼓励你大胆换房消费!
图源:乐有家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半年以来,央行针对5年期以上LPR有过一次降息动作。
2022年1月20日,1年期LPR利率降息了10个基点,5年期LPR利率降息了5个基点。而再上一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是在疫情期间的2020年3月份,此后LPR4.6%维持了接近两年,这是比较少有的。
随着5年期LPR利率的公布,结合此前央行规定,居民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可以在5年期LPR利率基础上最多下浮20个基点,则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以做到4.25%。
这个点位,与2008年大救市那一年首套房房贷利率打七折后的4.1%很接近了。
2008年10月,央行宣布将房贷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的7折,这是当年央行通知的有关解读截图。
虽然当下市场已经不同往日,但我们可以通过复盘一下2008年央行是怎样救市的,对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贷款利率、首付款比例,应根据借款人是首次购房或非首次购房、自住房或非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等是否系普通住房,以及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等风险因素在下限以上区别确定。
2、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需求,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上按优惠条件给予支持;
3、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灾后购置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最低首付款比例以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保持不变。
2009年后,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氛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2010年底,监管部门曾口头通知各家银行把首套房贷最低利率提高至8.5折,并要求各家银行严格执行。
十四年过去,我们当下所作的动作,仍然很类似。
疫情之下,购房者对于未来收入下降的预期暂时无法扭转,加上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中国降息动力不足。
而央行这次的超预期降息,希望能够点燃楼市的火苗,对房地产是真爱。如果楼市在不给力,央行的力度还会继续发力。
因为刺激中国居民最大的消费比重,恰恰是购房,以及一系列下游产业链消费。银行的大幅度让利,就是要下决心将房地产重新拉回合理、常态化的消费,而不是一刀切的打压。
正如高层多次会议提及的,中国经济遇到了新一轮经济下行压力。受到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叠加因素,这种压力将集中在4月、5月份体现出来。
中国经济和某些疫中城市的经济,正在经历着一次次压力测试。
针对房地产和平台经济的测压,应该可以判断为结束了。
所以,新的周期已经启动,但不是轮回,“夜壶”已经不是当年的“夜壶”。
用央行前几天回应经济数据公布的话讲:
近期,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同样,从深圳大部分业主不愿意降价卖房的心态中,我们认为,楼市的基本面依然向好,救市还远远没有到“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
所以,对于准备入市的购房人而言,无论你是刚需上车、还是置换亦或重新配置家庭资产,如何面对当下的大宽松选择怎样的操作,已经变得急迫起来。如果面对政策你无动于衷,总有一股力量让你无法提前预判,结果大部分人又“浪费”了一次危机(或调整)
最简单的方法是: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