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动物#
安徽省旌德县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东临苏浙沪,北枕皖江,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空气质量极佳,宛如一幅养眼又养肺的旷世画作。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云豹、梅花鹿、黑麂、大灵猫、狐狸、黄山短尾猴、穿山甲、水獭、豪猪、白颈长尾雉、红嘴蓝鹊等珍稀动物。
安徽旌德发现梅花鹿出山,闯进工厂,跌入两米深水池
近日,在安徽省旌德县一工厂内发现一头雄性野生梅花鹿,它被困在2米深的废弃水池里,里面沉积的水有1米高,已经没过了鹿的背部。池水无法排出,它又生性警惕,这给救援人员带来了困难,人稍微一接近,真是“小鹿乱撞”。

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营救,终于把它捞上岸来,经鉴定,这头雄鹿已成年,身高1米,体重150斤,未发现有外伤等情况,在救上岸不久就将其放归野外。
看这只鹿的头上有一个角少了一段,大概率是争夺配偶角斗时折损了,下山或是被驱逐出群,亦或是它主动出群来缓解求偶失败的情绪。
如今,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不断壮大,野生梅花鹿的胆子越来越大,好奇心也越来越重,时不时会有好奇宝宝下山,来看人世间的繁华,结果搞得自己一副囧样,不是被困水池中,就是被狗着跑,有时还把自己迷失在车水马龙的天桥上。

被狗追着满街跑,迷失在公路上游荡
此前,安徽黄山脚下一头梅花鹿下山觅食,结果还没吃饱就被狗追着满街跑,据说在此之前,黄山40年来都没有见过野生梅花鹿,这是头一次出山,这种出山方式有点特别,被狗追出来的,还有其他城市的梅花鹿下山后,更是各种迷路,在公路上游荡,好在救援队及时赶到将其带走。
不满小鸟吃嫩芽,想方设法将其赶走,十分霸道
梅花鹿其实也不是温顺之辈,它把欺软怕硬演绎得很好,在四川阿坝曾拍到一头雄性梅花鹿欺负一只小鸟,刚开始鹿很专心地吃着它的草和嫩叶,不一会飞来一只小鸟,蹲在树的顶部啄新芽,这头鹿看到后,朝着小鸟的方向发出鸣叫声以示警告,但小鸟并没有理会它,继续吃。

梅花鹿看到鸟不屑于理它,就更加生气,直接冲到那棵树底下,把前腿抬起放在树上,似乎要打架的样子。小鸟见状就飞到旁边的另一棵树上,但梅花鹿还是不满,又过去驱赶,直到小鸟飞离了那片区域,才安静下来吃自己的。
这两种物种在同一片区活动,完全就可以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不知道这雄性梅花鹿是心情不好,还是它想展示一下自己霸道的个性,也不得而知。
曾投放16只梅花鹿到太平沟,满足东北虎口味,丰富生态系统
梅花鹿也只能在弱者面前霸道那么一回,若是遇到老虎、豹子、豺、狼等天敌时,它就只有拼命逃跑的份。梅花鹿是东北虎最热衷的猎物,在老虎眼里,仿佛狍子肉,麂子肉,野猪肉都不香一样。

黑龙江太平沟境内东北虎数量较多,但曾经庞大的梅花鹿群体却在丛林中绝迹。为给老虎提供足够丰富的猎物,人工投放了16只野化的梅花鹿,在太平沟与老虎一起生活。
据专家介绍,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东北虎的口味,同时也是为了丰富片区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避免老虎因食物短缺与人产生冲突的情况。
夏天是名副其实的梅花鹿,冬天是只纯色鹿
梅花鹿除了被老虎喜欢,人们也特别喜欢它,特别是夏天,那应该是梅花鹿最漂亮的季节,红棕色的体毛上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十分醒目,是名副其实的梅花鹿。

到冬天的时候,它身上的斑点花纹就会变浅,甚至消失,梅花鹿每年会换两次毛,冬天的毛比较厚可能会盖住花纹毛,白色有些也会脱落,它穿上冬大衣后,遮住了里面T恤,就变成了一只纯色鹿。
感知危险,会翻起尾巴,露出大白屁股传递信号
梅花鹿天性机警,听觉十分敏感,稍有动静都会被它发现,若感知危险,它们会将尾巴翻起来,露出它的大白屁股,屁股毛也随之竖起来,看起来比平常要大,这样同伴很快就能接收危险信号。放松时,它们的尾巴是自然下垂的,遮住了那块白色臀斑。

梅花鹿一般群居,雄性有一段时间为了保护鹿茸,保持独居。到8月底,雄鹿的新茸已经骨化,它们也结伴而行,到草甸坡地活动。
发情期脾气暴躁,为夺配偶,常常角斗
每年9-12月份是梅花鹿发情期,此时雄性个体脾气暴躁,为了争夺配偶,常常与其他雄性发生角斗,头上的两只角就成了彼此相互攻击的武器,只有胜利的才有交配权。
母鹿一旦受孕就不再发情,怀孕期为8个月左右,一般在次年的5-6月份产下一胎小鹿,一般一胎为1只,偶尔也会出现2只的情况。小鹿在三个月后可以断奶,从出生到成熟大约需要2年,那时公鹿就会长出鹿茸来。
梅花鹿属于鹿科,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145厘米,肩高70-95厘米,体重70-100公斤。雄性长角,角长达30至66厘米。主要以草本植物、嫩叶、树芽、野果为食。吃饱后常到盐碱地舔食盐分。
野生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安徽、四川、江西、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等地。
结语:
野外的梅花鹿看起来温顺可爱,其实它也是有攻击性的,不要随意接近抚摸,当心“小鹿乱撞”,被误伤到,特别是发情期的雄鹿,更是脾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