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被大家亲切的誉为“最萌外交官”,凭借自己憨态可掬的形象,不仅让咱们自己人喜欢得不得了,在国外也是圈了一大波外国粉。不过,熊猫也曾因为自己的“必杀技”——可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古代不少文献都记载过熊猫,但是叫法都各有不同,像《尚书》说它如虎如貔如熊如羆,《尔雅》称貘似熊,《诗经》称貔,《后汉书》和《山海经》称貊,《峨眉山志》称貔貅等等。
不过,也正是因为熊猫一直是中国独有,所以外国人从古到今都不知道有熊猫这种可爱的动物存在,导致外国人对熊猫一直非常狂热。可以前的外国人可没有现在这么有“礼貌”,他们曾经为了得到熊猫,对其疯狂的抓捕和猎杀!
1869年春天,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宝兴寻找珍稀物种的时候,正好路过了一户姓李的人家,在他的家里,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存在。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戴维成了第一个向世界展示熊猫的外国人,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熊猫的“噩梦”从这一刻开启,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谜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在这些疯狂的猎杀者里,甚至还有熟悉的家族——美国总统罗斯福,他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在越西县他们开枪打死了一头大熊猫,做成了标本带回美国。

他们在《追踪大熊猫》这本书中冷酷地写道:

"我们同时对渐行渐远的大熊猫背影开了枪,两枪都准确命中。大熊猫应声倒地,它已经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由于它的稀有性和栖息地的偏远,大熊猫已成为一个竞赛的主题。看看西方世界的谁,有幸成为第一个拍摄并杀死大熊猫的人!"
用这种炫耀的语气说出这么残忍的话,可见他们有多么的不要脸。受罗斯福兄弟的鼓舞和经济利益驱使,西方国家立刻掀起捕获和猎杀大熊猫的热潮,并且他们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大熊猫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可那个时候的中国对熊猫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于是外国人对熊猫的猎杀活动更变本加厉起来。据统计,在1936年到1946年之间,超过16只活体大熊猫从中国运出,而熊猫标本更是多达70余具!

“落后就要挨打”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在血泊里艰难生存的熊猫们才慢慢有了一个安全的“家”。

如今的熊猫已经是中国的明星外交官,中国国宝大熊猫在促进各国关系友好和传递生态保护理念中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才有尊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种耻辱我们永远也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