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被打(对被殴打的熊孩子,我实在同情不起)
01
首先说一个历史演义故事。
楚汉战争时,韩信一开始的职业道路走得并不顺。
在老家时,被迫钻过屠夫的裤裆,名誉扫地。
于是,怀揣着强烈的“混不好我就不回来”的精神,南下加盟了项羽的西楚集团。
可惜,如日中天的西楚集团内竞争激烈, 韩信一直得不到重用。
他就想跳槽到刘邦那里。
第二天趁天还没亮,韩信就偷出军营了。
“我不重视的,别人也不能拿走!”
西楚集团中有识货的,知道韩信厉害,就劝项羽去追击韩信,最好就地正法。
韩信一路上撒丫子跑,路过一棵大树底下,就坐下来歇会儿。
忽然,天字母娱乐网网上下起了雨!那温热的雨水,浇在韩信脸上,湿乎乎,咸咸的。
这大晴天的,哪来的雨!
韩信抬头看,发现是大树枝上站着一个小男孩,正往他头上尿呢
韩信不怒反笑,说:
孩子,好样的,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能爬那么高,还敢往大人头上尿,长大了一定有出息!你下来,我给你2两银子。
小孩子哪里经得起这种诱惑,爬下来,拿了钱,美滋滋。
韩信又说了:
一会儿后面还有人来,那人高大壮,比我官大,你泚他,他给你更多钱。
你猜的没错,后面来的,是项羽派来的将军!
这人本来就追得心急火燎,正在树底下四下搭凉棚探查呢,劈头盖脸一头尿!
透心凉心飞“翔”!
于是,这个孩子就被他当场摔死了。
这就是韩信“惯娃”的传说。
那么,到底是谁杀了那个孩子?
02
27号,四川遂宁的一枚7岁熊孩子,在公交车上踢一个坐在对面的年轻男子,被人过肩摔,用脚踩。
根据警方的通报,小孩除了一边脸颊有挫伤肿胀,并没有受严重伤害;21岁的打人者被拘留15天。
据吃瓜群众反映,小孩的家长似乎有点“开心”,甚至表示,“我早就想打他了。”
这个事情的争议点在于:
熊孩子是否值得同情???
首先,成年男子的施暴行为,无可争议,丧失理智。
作为身高体重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方,这名男子的情绪绝对过激了,下手很重。
他用脚踩男孩的头的动作,并没有犹豫留力,就是在肆意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种人的情绪上头特别快,平静下来的也很快,但他冲动之下做出来的行为完全无法自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两派人势同水火的观点。
尤其是一些有孩子的网友认为:
如果有人对自己的孩子做出这种“杀人”的行为,他们一定会拼命!
这也很好理解:除非不是亲生的,有谁会眼睁睁看着孩子受伤害,父母付出的永远是无条件的爱。
7、8岁的孩子,狗都嫌弃。由己及人,一般熊孩子的调皮行为,是可以被原谅的。
因为他们的生理控制能力有限——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小孩子受委屈时(甚至莫名其妙地)会经常哇哇哭,而成年人控制自己情绪和泪腺的能力,普遍是不错的。
从孩子的生理特点来说,没有孩子不皮,不任性;区别在于“作”的程度。
记得国外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当被问及幼儿园的小孩,老师是否有打过他们?
在被刻意引导的情况下,75%的小孩子会撒谎说,老师打过他们。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认为:如果你问我,那我的回答就要让你“满意”。
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哪怕是对陌生人。
也因此,小孩子的话,很少能够作为直接的呈堂证供。
但是,有没有想过,大人的世界是复杂的。
小孩子挑衅性的特别“欠儿”的小火苗,很多时候撩拨到的是成年人平静、成熟甚至是不屑的心胸,因此平安无事;
可人和人是不同的,万一你点燃了一桶火药呢?
03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众多的旁观者,认为“打得好打得妙”,“引发了舒适”。
在网络上,把殴打的视频娱乐化加工的有不少。
这种娱乐至上的行为,并不好,可为什么会有一片叫好声?
其实挺让人困惑的,毕竟那孩子并没有打到这些人,但吃瓜群众的义愤填膺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句话叫做“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而现实是——“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务是送他去见上帝!”
对熊孩子挨揍的幸灾乐祸,实际字母娱乐网网上是对熊家长的不满意。
请回顾一下:我们在“舒适”地评论这一暴力事件时,往往都会讲:
这种孩子的家长也不会是个好东西。
上梁不正下梁歪!
现在的法律没有办法惩治熊孩子,难道他的家长也不受惩罚吗?
在公众场所大吵大叫、乱跑乱跳的孩子都没教养!
我们其实是在讨厌一类人:那种在社会中得到了“好处”的人。
——为什么他们要带着“没有教育好”的孩子出现在公众场合,打扰别人呢???
这是一种“损失厌恶”心理的体现,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化宣泄。
我们在路边捡到100元的喜悦,在一定程度上抵不过我们因为掉了100元所带来的郁闷;
我们在公交车上抢到一个舒适座位的开心,抵不过旁边坐着一个扭来扭去熊孩子的闹心。
而人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我们用40年时间走过西方100年200年的路,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积累的矛盾,本来需要100年来消化,现在要压缩在40年里,势必更加功利、暴戾、浮躁。
我们不愿意承受不起哪怕一丁点儿别人的得益,我们的失去。
与其说是对别人的不满意,不如说是对我们自身社会处境的不满意。
——凭什么???
然而这并非走极端的理由。
我们很容易暴躁,绝不仅仅是面对孩子。
上周,我在小区旁边的小洗车店看到一幕:
因为不满意车主“指手画脚”,洗车的小伙子追着车主,又踹又骂;对上来劝架的老板娘,也扇了特别响亮的一巴掌。
我和朋友当时的对话如下:
发起狠来自己人都打……可以避免吗?
当然可以!大家都是成年人。
你刚才没看见?有的人就是这样管不住自己啊!
那怎么办?要冲上去吗?
躲还来不及呢!!
04
有句话很同意:
熊孩子被暴打,实际上是15年后的他本人在教训自己。
如何解决?
用键盘表达其实是虚无的无奈。
在理性和非理性的斗争中,非理性从来是不按套路走的。
解决是比较难的,要说改善,倒简单一点:
所有人回答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想清楚这个,也许我们能在遇到事儿的时候,保持一丝平静。
① 如果你是熊孩子的家长?
孩子就不能受委屈?
去制止?还是放任?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上去还击?
万一……打不过呢?要不要报警?
②如果你是不断被熊孩子骚扰的人?
要不要暴打一顿?还是骂个开心?
打了,万一打出个三字母娱乐网网长两短怎么办?
不打,不开心!要不要尾随到家,伺机揍一顿?
③如果你有个孩子?
孩子皮一点没关系,千万别遇到“畜生”?
一定要呼吁严惩这类暴行,否则我的孩子也可能会遇到!
④如果你有个孩子,正好和熊孩子是同学?
我的儿子我会教育如何乖,我不担心他会去熊别人;
我反对那一刻像畜生一样的成年人的暴力行为;
但我很担心我的儿子被熊孩子欺负。
所以,我实在无法同情熊孩子。
以上不针对遂宁的倒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