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殖要点)

字母娱乐 157 0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殖要点)

俗话说:“天上斑鸠,地下泥鳅”,可见泥鳅肉味之鲜美。据分析,每100克泥鳅鲜肉中含蛋白质9.6克、脂肪3.7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2克、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因此,发展泥鳅养殖具有广阔前景。

泥鳅自然繁殖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很低。养殖泥鳅的关键是人工繁殖。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亲鱼选择

泥鳅的生殖期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是4~8月,5~7月为盛产期。

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要选药择体长10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肚大腹圆,2龄以上的泥鳅。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殖要点)-第1张图片

二、雌雄鉴别

雌鳅胸鳍比较短,前端较圆,字母娱乐网网呈蒲扇形,同龄泥鳅,雌鳅个体大;生殖腺明显,腹部柔软而有弹性;繁殖季节用手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胸鳍比较长,呈三角形,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片,有生殖突隆起,手摸有刺感,繁殖季节用手挤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三、亲鱼来源字母娱乐网网

用作人工繁殖的泥鳅,可在春后到池塘、沟渠、湖沼,稻田中捕捉,或向养鱼户收购,放在池中饲养一段时间待用。最好不要到市场上去购买亲鳅,因市场泥鳅往往受伤严重,繁殖效果不好。

四、催产方法

当水温上升到20℃时,将亲鳅捕起来催情注射。每尾雌鳅可注射鲤鱼脑垂体半个至1个,也可注射鱼用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用LRH一A5~10毫克加0.1毫升生理盐水配制成注射液注字母娱乐网网射;雄鳅注射剂量减半。一般采取腹部肌肉注射法,注射深度为0.2~0.3厘米。由于泥纸体表多粘液,不易操作,故注射时要用纱布包着,使其腹部坦露。

五、产卵孵化

注射催产剂后,按雌雄比例1:2或1;3将泥鳅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厚化缸(池、槽)内,密度不宜过大,以免亲鳅缺氧死亡。

缸内放一些棕片、水草或杨柳根,以便卵粒附着,每隔4~5小时换一半左右的水,可刺激发情产卵。水温在20℃以上时,注射后10小时便可产卵。产卵完毕,及时捞出亲鳅另外饲养,以免残食鱼卵,同时可避免亲鳅死亡。

鱼卵可留在产卵缸(池、槽)中孵化。解化水温以24~25℃为最佳,约经40小时即可解化出鱼苗。刚孵出的鱼苗体长3~4毫米,附在外物上,很少游动;3~4后,卵黄囊消失,幼鱼便开始游动吃食。

六、鱼苗培育

鱼苗一般先在孵化池中培育几天,每平方米2000~4000尾,每万尾每天用鸡蛋黄一个,研成粉末投喂,分3~4次喂完。培育10天左右,待鱼苗长到1厘米长时,便转入鱼种池内培育。

鱼种池面积以300~400平方米为宜,肥水下塘,每平方米放鱼苗1000尾左右。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殖要点)-第2张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