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范文(美国高中生写历史课论文的方法)
在美国,高中生写历史课论文是这样的:先定一个主题,确定论点,然后针对这个主题提出各种问题、翻阅相关书籍寻找答案。老师严格要求他们,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只能用卡片记录,不允许使用电脑。一篇论文要多少张卡片呢?九年级要求至少70张,十年级要求不少于100张,十一年级要求180张以上。最后再把这些卡片推敲排序,连缀成一篇完整的论文。
他们写论文,是把多张卡片,按照某个主题,通过不同的组合,连缀成文。
这也是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写作方法。
卡片式写作
卡片式写作,就是用排序卡片的方式,围绕一个字母娱乐网网主题,写一篇文章。
卡片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某本书的书签,便签纸,甚至是吃饭时用的餐巾纸,也可以成为卡片。卡片上面记录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要想使用这种方法写作,平时要注意收集素材,把素材记录在一张张卡片上,积累卡片。
比如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除了学习如何用便签法把书中知识拆为己用,还可以把书里讲到的职场核心、教别人知识的方法、经验反思等知识点记在卡片上,单单这本书,可以做60张以上的卡片。
有人会问了,把素材记在笔记本上不就行了,干嘛非得花费大量功夫写在卡片上呢?
在笔记本上记录素材不是不可以,只是你要会做标记,否则时间久了,你需要找某个素材时很难找到,甚至都记不起自己曾记录过,非常考验人的记忆力。
当然,你把素材记在卡片上,想使用时,也不见得能在卡片堆里找到你想要的那张。那要怎么做?
接下来讲解决方法。
整理归类
收集来的卡片,如果不整理,会非常乱,难以查找,这就要求我们定期对它们进行整理,将它们分类存储。
以我自己为例,我把收集来的卡片分成三大类:生活、工作、学习。
生活类专门记录生活里的所见所感,比如插花知识、烹饪知识等。
工作类主要是记录自己在职场的所见所闻,比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某天挨领导批的原因等等,收集了不少职场案例。
学习类分得特别详细。
比如分为写作、阅读、笔记、演讲、情绪管理字母娱乐网网、时间管理等好多大类;
写作类又分几类:观点文、书评、影评等;
观点文又接着分:结构、开头、结尾、标题等几类;
我还把结构细分为以下几类:总分总、递进、并列等。
层层往下分,跟金字塔似的。
平时看书或手机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基本都放在学习类里,所以分得最详细,记录最多,卡片也最多。
有人就说了,我记在印象笔记或者石墨笔记等工具里不行吗?
这样也行,我也那样做,但我觉得,仅使用印象笔记,会习惯于复制粘贴,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和总结,而手写卡片,经过眼、脑、手等步骤,记忆深刻,而且卡片直观,拿取也方便。
当然,只记录在卡片上,哪天出差需要写作,没卡片在身边,找素材是一件麻烦的事。
于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印象笔记里,按照卡片的分类方式做相同的分类,然后用手机把卡片拍下来,上传保存到印象笔记中,相当于在印象笔记里做一份备份,可以随时随地随取,非常方便。
利用卡片写作
卡片收集了,分类也做了,接下来该写文章了。
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曾说过:“我的书常常是在我整理抽屉的时候写成的。”他有很多写作计划,但不知道哪个会实现、哪个不会实现,有时候翻到很久以前写下的卡片,突然发现通过连缀、增补,就可以成书了。
卡片式写作就是这个样子,当你某天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去翻你收集的卡片,里面有很多隐藏的主题,有时候几张卡片随便一个组合,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李敖是这种写作方法的个中老手。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他看书会用美工刀把书拆开,用剪刀剪下他需要的资料,然后归类到他自己做的资料夹里。他做了几千个夹子,资料也相应地分了几千个类,分得很细。当他看到某个新闻,想发表感想,就把新闻拿过来,再把他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
钱钟书和纳博科夫两位大师也是这样写作的,他们的作品,也都源于一张张卡片。
卡片式写作,非常适合新手,我也是这种写作方法的受益者。
这篇文章也是卡片式写作的产物。之前我收集过关于美国高中生如何写论文的素材,还有李敖、钱钟书、C.S.刘易斯、纳博科夫等人的素材,再加上最近自己制作卡片的心得,便有了这篇文章。字母娱乐网网
总结
卡片式写作,一种傻瓜式的写作方式,首先是收集素材,制作卡片,然后把卡片整理归类,最后定主题,翻看卡片,写出文章。
是不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