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

字母娱乐 198 0

套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

导语: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异的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特点是侵袭性强且预后差。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异常是其主要原因,颈部肿大、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是其主要症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预后越差,存活时间越短。


一、患者患病的病因是什么?多数的患者都还是不清楚

(一)病因综述

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异常有关。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是其危险因素。

(二)根本原因

1、染色体异常

(1)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常伴特殊的11号、14号染色体易位,导致 CyclinD1基因的合成和表达增多。

(2)CyclinD1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它能使抑癌基因RB1 (抑癌基因之一)失活,从而导致异常细胞增殖。


2、基因异常

(1)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常常可以发现高表达的p27 (一种抑癌基因),导致细胞过度增殖。

(2)不管是否CyclinD1在套细胞淋巴瘤中呈阳性,SOX11 (一种神经元转录因子)均可检测到。

(3)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存在信号通路异常,这些异常作用于p27,MDM2 (一种癌基因),p70s6K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GSK-3(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53 (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负调控和诱导凋亡),Bcl-2 (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同时也是抗药性基因,可导致相关细胞生存期延长)等,导致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4)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如CCND1 (修复基因)、字母娱乐网网MDM2 (共济失毛细血管调节扩张基因)、 MYC (癌基因)、p53、Bcl-1 (细胞凋亡抑制基因)。

(5)部分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存在 IgHV (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突变。


套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第1张图片

(三)危害因素

1、传染因素:感染EB病毒或其他病原体。

2、环境因素:农药,染发剂,重金属,放射线等物理化学因素的接触。

3、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一些免疫异常的患者,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他们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二、患病后的症状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多了解才能更好预防

(一)症状综述

套细胞瘤的主要症状是颈部肿大,腹部症状,有些病人淋巴瘤细胞可累及其他部位,如皮肤、肺部等,可出现相应的症状。淋巴瘤患者常伴有发热、盗汗等症状。发病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并发症。


(二)特征症状

1、颈部增大: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肿大,多呈进行性,无痛性。

2、腹部症状:有30%的病人有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部分病人仅有腹泻。

3、其他症状:有一部分病人的淋巴瘤细胞可以累及其他部位,如皮肤、肺、乳腺、唾液腺、扁桃体、软组织,甚至累及眼眶,都有相应的症状。

(三)相伴症状:患者可伴有发热、盗汗、字母娱乐网网体重减轻等多种症状。

(四)疾病发展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缓慢的、无痛性的、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发病发展后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和骨髓侵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套细胞淋巴瘤晚期并发症。以头痛、晕眩、呕吐为主,重者抽搐、昏迷。


三、患者在出现相关的症状后,需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别让自己的病情恶化

(一)预期检查

病人出现颈部肿大、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要询问病史,并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是否有异常症状。然后将推荐病人做血涂片,血常规,乳酸脱氢酶测定,2微球蛋白测定,肝功能,细胞免疫检测,超声检查,增强 CT检查, MRI检查, X线检查,骨髓穿刺,染色体检查,基因诊断,内镜检查,脑脊液检查,并根据病情选择行病理检查,以评估病情轻重或排除其他疾病。

(二)分析原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肺、肾组织活检,套细胞淋巴瘤可以明确诊断。确诊时,医生可根据患者的血涂片、血常规、乳酸脱氢酶测定、2微球蛋白测定、肝功能、细胞免疫检测、超声、 CT增强扫描、 MRI、 X线检查、骨髓穿刺、染色体检查、基因诊断、内窥镜、脑脊液、病理检查等,明确病情严重性,并对相关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 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边缘性淋巴瘤等进行排除。


(三)分析基础

1、临床表现:病人身上有增大的淋巴结。

2、辅助检验

骨髓或病变组织的病理活检可见套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遗传学检查显示有典型的套细胞淋巴瘤特征。

套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第2张图片

(四)区别诊断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 B细胞型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表现较明显,淋巴细胞白血病明显,血和骨髓涂片中成熟样淋巴细胞较多(>40%),细胞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

2、滤泡型淋巴瘤

淋巴结滤泡肿大是淋巴瘤的主要特征,多数患者未见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细胞免疫和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


3、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

容易混淆的套细胞型淋巴瘤中的母细胞样变型,但淋巴细胞型淋巴瘤多发生于儿童,常累及纵隔,可通过细胞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进行鉴别。

4、边缘性淋巴瘤

需要与单核细胞样变型鉴别,可见脾大,血、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血、骨髓中出现绒毛状淋巴细胞,细胞免疫表型与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

(五)处理原理

套细胞瘤的治疗目的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缓解病人的症状,主要根据临床分期进行分层治疗。对Ⅰ、Ⅱ A患者可选择局部放疗,对Ⅰ B、Ⅱ B、Ⅲ和Ⅳ型患者应在治疗初期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化疗。术后患者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者可采用二线方案联合化疗。

(六)综合治疗:注意休息,以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七)预后综述

套细胞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为2年,部分“惰性”病人的生存期可达5~12年。随著治疗方法的进步,套细胞淋巴瘤的生存期可达4.8~5.7年。

较少的套细胞淋巴瘤转化为大细胞淋巴瘤,但有一小部分患者发生了白血病样转移,这些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只有4个月,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期缩短。后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字母娱乐网网受累等并发症。很多病人会有复发,平均复发时间大约是24个月。

结语:淋巴瘤病人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努力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经常复查,使医生了解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病后就及时治疗,能够避免自己的病情恶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