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不用管?错!它是癌的前奏)

字母娱乐 149 0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不用管?错!它是癌的前奏)

增生这种性质的疾病,在人体还是挺常见的。比如乳腺增生、骨质增生、前列腺增生等等,也包括咱们今天要谈的子宫内膜增生。

这是一个目前在女性身上特别常见的病。不少人拿着病理报告,开始犯嘀咕:子宫内膜增生?没事吧,不用管它。

不用管吗?错!

子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内膜癌(这里特指I型)的前驱病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是发生在癌前面的一个步骤。如果听之任之,那么,有很大风险会进展成为恶性肿瘤。

所以,忽略是不能的。合理的处理是必要的。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不用管?错!它是癌的前奏)-第1张图片

为什么会发生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在生育期女性身上,会随着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产生有规律的剥脱,就是咱们熟悉的月经。

在某些情况下,子宫内膜受到持续的雌激素刺激,那么,就会持续的生长增厚,不能正常的脱落。后果就是:容易出现异常的子宫出血,有可能诱发病变。

这个病变,一开始是子宫内膜增生,长期发展下去,就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之前谈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时候就讲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PCOS、卵巢颗粒细胞瘤等。

很多女性可能没有关注这些高危因素,而是因为经量增多,月经老是不回去,去医院查体然后发现的。

子宫内膜增生有不同分类吗?

是的。子宫内膜增生是个笼统的概念。如果患者做了诊刮,拿到了病理报告,她会发现上面可能写着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或者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要注意,这个具体的表述非常关键。因为它关系到不同的治疗方案。字母娱乐网网

很长一段时间内妇科领域沿用的是1994年的WHO分类,把子宫内膜增生分成了三大类: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后来这个分类在2014年被调整了。目前的分类标准是: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一类,

剩下的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类。

可以说,这个标准很好的强调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重要性。毕竟,它和子宫内膜癌的距离,可能就是一步之遥。

子宫内膜增生是怎么诊断出来的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常规查体随即发现,大多数女性是有症状出现的。那就是月经的不正常。

经量增多,可能贫血

经期变长,月经回不去

周期混乱,月经刚走又来了

已经绝经了,月经又出现

有以上这些症状,到妇科就诊。常规都会做个妇科查体,行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不用管?错!它是癌的前奏)-第2张图片

超声是妇科应用最广的辅助检查,无创,便捷,而且准确度也高。

超声会发现子宫内膜的不正常,比如异常增厚,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等。

但,超声报告通常不会说这个是子宫内膜增生,为什么?

因为子宫内膜增生是个病理诊断。超声提示内膜不正常,要靠诊刮活检,做了病理才能确诊。要把取出来的组织做成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专业的观察判断,才能得出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怎么治疗

这是一个特别具体化的问题。

要根据病字母娱乐网网理结果、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具体分析。

前面说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剩下的增生。

先从病情比较轻的来说。

就是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增生。

是不是有点拗口?

随访研究发现,这个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70-80%是可以逆转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持续进展,变成不典型增生乃至癌症。

那么,对它的治疗,就不会过于激进。

如果患者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又有生育的要求,或者比较好的复查条件,那么,是允许随访观察的。就是说,可以不处理。

但是如果患者流血非常困扰,也不再生育,拒绝随访拒绝复查,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治疗:

  • 宫内放置曼月乐环

缓慢微量持续释放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有效期是5年。

  • 口服孕激素

连续口服炔诺酮10-15mg每天,至少6个月,

或者醋酸甲羟孕酮10-20mg每天,至少6个月

再来谈重一些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

大样本的人群随访发现,时间越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进展成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就越高。

简言之,就是这个病时间拖的越长,危险越大。

当然,不能抬杠。肯定有个别患者就是不处理,到最后也没有进展。

我们在这里谈的都是整个人群的统计概率和风险。

手术具体是什么方案呢?

如果患者还没有绝经,常规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字母娱乐网网输卵管切除术。

如果患者绝经了,常规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目前不推荐子宫内膜消融。

有些患者可能出于一些顾虑,坚决不想做手术,那么,就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癌变风险。

怎么预防子宫内膜增生

遗传性的、特发性的因素不可预测。但有些因素可以避免。

持续的雌激素是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危因素。平时要在这些方面注意:

控制体重。肥胖是很多疾病的幕后黑手。

控制血糖、血压:要按照医嘱严格用药,不要随便减量、换药甚至停药。

定期查体:及时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卵巢颗粒细胞瘤等疾病。

加强锻炼: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是有杀伤力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防线。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不要滥用补品。

心情平稳:负面情绪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要尽量做到心态稳定。不为外物若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