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妻子(苏轼字母娱乐网网和他三任妻子的故事)
苏轼,一代文豪,生前有过三任妻子,他与她们之间的故事刻骨铭心,流传千古。
一.
苏轼第一任妻子叫王弗,是中岩书院院长王方的女儿。
苏轼在中岩书院读书时,王弗时常听父亲夸赞苏轼聪明机智、学识过人。她十分好奇,心中也颇有好感,于是某日悄悄藏在树丛里静观苏轼读书,见那苏轼丰神俊朗,才气过人,她心中好感大增。
这时,王弗的丫鬟在旁边神助攻,大声跟她说:“小姐,你最喜欢的飞来凤花开了!”
王弗正要怪丫鬟坏事,却见苏轼回头观望,不由得呆住了,而苏轼见王弗亭亭玉立,桃腮杏脸,也不由得惊呆了。两人互相凝望许久,直到苏轼身旁的同学跟他搭话,两人才停止彼此的凝望。
不久,王弗的父亲生日,摆宴庆生,苏轼喝多了,醉倒在院长家中。睡到半夜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同学都回到书院了,便独自来到王弗闺房的窗前,从怀里摸出从山上带来的一簇飞来凤,轻轻地投进王弗的窗里去……
中岩书院有一泓没有取名的绿水池,池中有鱼,只要你拍掌,鱼就会游到你身边。院长想要考察学生的才学,并从中选取佳婿,便让学生为这绿水池取名。
学生取的名不是过于高雅,就是落于俗套,一直不合院长的心意,直到苏轼说取名为“唤鱼池”,院长这才点头称赞。
而这时待在闺房里的王弗也派丫鬟告知父亲,她给这绿水池也取名为“唤鱼池”,众人惊叹不已,齐呼:“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于是,王弗的父亲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苏轼。
结婚那一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
作为院长的女儿,王弗聪明伶俐,知书达礼,但她从未向苏轼夸耀自己通晓诗书。
有一天,苏轼遗忘一句词,王弗在旁提醒他,这让苏轼又惊又喜,又问她其它书的问题,她都说略微知道,回答时却都能答上来。
当苏轼和客人在家里聊天时,王弗常常立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一些人际交往的禁忌,让苏轼在官场中游刃有余。
两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无奈天公不作美,在王弗27岁那一年,她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苏轼悲痛欲绝,将王弗葬在自己母亲坟地的附近,并在坟地周边种植三万棵青松陪伴王弗,为她消除寂寞。
王弗死后十周年忌日,苏轼做梦梦见王弗在窗前梳妆打扮,两人一见面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醒来后,苏轼含泪写下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王闰之。说来也巧合,王闰之的家人称呼她为“二十七娘”,正好和王弗去世时的年龄一致。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她嫁给苏轼时已经21岁了,在古代21岁算是大龄剩女了。
以苏轼的身份,他不可能去娶一位大龄剩女,那真相只有一个:王弗在临终前希望有人照顾自己的相公和年幼的孩子,便委托堂妹做相公的妻子,而堂妹本来就对堂姐夫有爱慕之情,便答应这门亲事。只是苏轼的父亲也在不久后去世,苏轼要守孝三年,自然不可能在这三年内结婚。因此,王闰之要等到21岁时才能嫁给苏轼。
王闰之虽不及王弗有学问,但她性情温和、勤劳质朴,不失为贤妻良母。
她陪苏轼走过最艰难的岁月,对堂姐的儿子和自己后来所生的苏迨、苏过,都视为己出,不偏袒任何一方。
后来,四十七岁的王闰之在汴京染病去世 , 苏轼悲痛万分,他发誓:“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意思是说自己死后要和王闰之合葬。
苏轼去世后,苏轼的弟弟遵从他的遗愿,将他和王闰之安葬在一起。
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苏轼不和王弗合葬呢?
我想,或许是因为王闰之是王弗的替身,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再加上王闰之为这家庭付出太多了,让苏轼心怀愧疚、无以回报,只能以合葬的方法报答夫妻之情。
三.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是王朝云。王朝云早年家境贫穷,不得已沦为西湖名伎。
那一年,苏轼在杭州当通判,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而王朝云天生丽质,舞技高超,引人注目。舞罢,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换素装,在众舞女中显得清丽脱俗、楚楚动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有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此时天气突变,苏东坡顿生灵感,写下传颂千古的西湖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看起来是在写西湖,实际上是在描绘苏轼心字母娱乐网网动的感觉。
苏轼怜惜她的家世,而12岁的王朝云又仰慕苏轼的才华,苏轼便将她买下来,带回家做侍女。
之后苏轼的仕途不顺,接连被贬。被贬期间,王朝云一直无名无分,和苏轼共同过着艰苦的生活,但王朝云一点都不在意。
直到王朝云18岁以后,苏轼询问王闰之的意见,经过她同意以后,王朝云才从侍字母娱乐网网女变成苏轼的小妾。
至于为什么没有把她扶为正室夫人呢,我想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已有正室;
二、王朝云出身低微;
三、宋朝法律规定,妾不能转正。
王朝云不在乎名分的问题,只要能陪伴在苏轼身边,她便心满意足了。
有一天,苏轼吃完饭后,一边抚摩自己的肚皮,一边散步,问周边的侍女,他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一位侍女说装的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位侍女说装的是智慧,苏轼又摇了摇头。只有王朝云说苏轼肚子里装的是不合时宜,苏轼听完后,捧腹大笑,说:“知我者,唯有朝云是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苏轼不合时宜的思想,在新旧两党当权时都备受打击。只有王朝云能够体会到苏轼此时的心境。
苏轼被贬惠州时,王朝云不幸染上瘟疫,每天喝药度日,然而病情不见好转。
为了王朝云能够康复,苏轼寻遍天下良医,熬尽所有可用之药,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王朝云带着不舍和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王朝云生前曾为苏轼生下一子,名为苏遁,可惜半岁夭折。
纵观苏轼三任妻子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苏轼和王家有缘,三任妻子都姓王。
第一任妻子王弗是苏轼的得力助手。她帮忙苏轼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得他在官场中游刃有余。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苏轼的贤妻。她陪苏轼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第三任妻子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她和苏轼心灵相通,当苏轼愁眉不展时,她以自己的歌舞,为苏轼聊解愁闷。
人生在世,能得此三妻之一,何其有幸。
呜呼!吾不敢奢望,只求有女相中,便是三生有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