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简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这个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谈到她大家跃入脑海的的第一印象肯定和我写的标题一样——一个大才女。这个称号也算是实至名归。但是据统计她的诗词仅七十多首,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她又是怎样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究其原因的话,想必就要去结合她的人生经历去看一看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主要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时期。朝代的更迭,也就意味着时局的动荡,这样的大背景也为李清照坎坷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李清照少女时期是非常幸福快乐的,他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门弟子,曾在太学任职,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宋史中有记载她的母亲也是十分有才华的。由此可见李清照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同时父母的教育也影响着她的心智成长,较为宽松开明的教学环境也为她后期的性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她的少女时期作词中我们就能看到她当时的生活状态,是充满希望与快活的。还有些许懵懂青涩的少女怀春。例如《如梦令》中的那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以及《点绛唇》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都能生动的再现当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
少女的怀春就像五月后的牡丹越开越艳。李清照也是一样,就在此时影响她一生感情生涯的人——赵明诚闯进了她的生活。但是其父亲是在李清照父亲对立面的变法派,再加字母娱乐网网双方家庭门风的不同,这段感情一开始好像就不被人看好。但是两个优秀的人却互相吸引着,再加上当时正值宋徽宗继位采取了中立的对策使新旧党的矛盾得到消减。这段空档期最终成就了两人的爱情。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后生活过得十分美满,我们同样也可以在李清照写的诗词中发现。例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的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充分描写了他们新婚后的幸福生活以及闺房之乐。那娇媚无比的新娘子形象也跃然纸上。
再加上双方文采的互相吸引以及志趣的相投,更是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赵明诚喜收藏金石字画,这同时也吸引着李清照的热爱。两人在收集鉴别金石字画上面浪费了很大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甚至有时会去典当家里的衣物首饰来购买文物。这虽然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但两人却仍能乐此不疲。我想爱情最好的模样莫过于此吧,我们互相热爱着彼此的全部。
后续因党派相争李清照的父亲以及公公的先后去世,再加上时局的动荡。李清照和赵明诚过上了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这也是李清照相对于少女时期来说最美好的十年生活。在这十年中两人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以及撰写《金石录》一书。
但是好景不长,平凡的生活随着朝廷政治格局的变化而被搅乱,赵明诚因赴任做官,二人从此被迫过上了分居生活。这好像也象征着李清照坎坷人生的开始。
靖康之变将李清照的人生推到了痛苦的高潮。国难当头,时局动荡。家母、丈夫的接连病死。以及自己收藏多年的金石书画的丢失毁灭几近让她崩溃。而后期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更是雪上加字母娱乐网网霜。同样在她的词作中我们字母娱乐网网就能看到她当时生活的何等痛苦。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如《武陵春春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都将李清照当时的孤苦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晚年她与张汝舟相识,张汝成对她关怀备至,她本以为找到了人生最后的依靠。但曾想婚后的张汝舟却变了一副模样,态度急转直下。后续得知张汝舟看中的是她手中尚且残存的珍贵文物而不是她,而且张汝舟还存在家庭暴力等问题。这让李清照痛苦不已,继而出现了婚变事件。
李清照为了离婚顶住社会压力一纸状书将张汝舟告发,不惜坐牢两年(实际坐牢了九天)也要摆脱这不堪的婚姻。可见其的胆识和魄力。在当时那样的社会也算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了。
自婚变之后李清照好似也看透这世事与人生,孤独却充实的活着。一面痛苦缅怀着丈夫与往事,继续编撰《金石录》。一面又想要冲出狭小的生活圈子,去接触、认识生活。这种矛盾的心境交织在她的心中。通过她后期的词作也能表现出来,例如《永遇乐落日熔金》中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就能体现出她不愿接触外界又想融入其中的矛盾心理。
至此我们就算回忆了李清照的一生,我们从她词作的变化就能看出她一生心境的变化。有少女怀春,有嬉戏打闹,有家国情怀,亦有忧思难忘。每一面的她都是鲜活的,也都是她坎坷人生的写照。我们热爱羡慕她的爱情生活,同样我们也同情悲悯她的坎坷人生。但是我们更多的是钦佩,钦佩这样一个文采飞扬、刚毅果敢的女性,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