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是从斗地主游戏中知道地主一词,大意是三人斗争的对象。但按阶级斗争的说法,地主是家庭出身划分成分的一种,属剥削阶级的范畴。
我的家庭出身是地主成分,祖上在当地也算大户人家,有土地几十亩,还有一幢大的祖宅。可是由于祖父抽大烟,家道开始衰落,沦为破落地主。大伯父结婚娶了大户人家女儿,江苏那里有陪嫁脂粉田的习俗,家里的田多了一些。到解放时家里有土地三十多亩。祖上的老房子抗日战争时,日本人进村驻扎在我家,发现我叔叔为了抗日参加了国民党空军,家里还有一些抗日宣传材料,日军撤离时把我家一把火烧了,真是国恨家仇集于一身。1949年解放后,我家被评为地主成分,土地没收分给贫下中农,当地政府在我家废墟上建了粮食加工厂,一家人在房边搭了点小房子居住,成了真正的无产者。
父亲高中毕业,接受了新思想,热爱新中国,他也认为旧社会土地分配不公,造成贫富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拥护党的土改政策。刚好家中听说福建急需土改干部,在上海设了点招收进步青年到福建工作。父亲报名被录取了,还在江苏参加了土改实习培训,据父亲回忆,他培训期间还纠正了一家被错评地主,上级表扬他对土改政策掌握较好。1950年,培训结束后随军南下到福建,最后分配到最边远山区长汀县工作,他投身到剿匪,土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1978年担任县国营厂厂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在改革开放后,1977年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学任教,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担任了农村初级中学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现已退休多年。
退休后回江苏老家探亲,家族亲人很高兴都说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感到这是家族的光荣,非常骄傲自豪!我一直都为父亲有瞿秋白一样的人生轨迹,出生在江苏常州,最后安息在福建长汀,这革命人生真光荣。